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中國哲學史二
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(Ⅱ) 
開課學期
101-2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哲學系  
授課教師
陳平坤 
課號
Phl1011 
課程識別碼
104 3232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必帶 
上課時間
星期一1,2,3,4(8:10~12:10) 
上課地點
水源階梯101 
備註
總人數上限:80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12Chinese_Philosop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本課程旨在講授中國魏晉以下歷代重要哲學家的哲學思想要義,希望透過課程講習,可以開拓學員的智慧向度,發掘理想的生命典範。
魏晉以下歷代哲學家眾多,本課程在選介學說時,將儘量兼顧儒、釋、道三家代表人物的哲學思想。此外,也會涉及一些哲學專題討論的項目。
 

課程目標
本課程預期學員達到下列成果:
(1)對於中國哲學家的哲學義理,形成具有反思性格的知解。
(2)更多面向地接觸學界涉及中國哲學問題討論的研究資料。
(3)憑藉學習所取得的資源,建立比較寬廣的中國哲學視野。
(4)促生更好的中國哲學研究能力和專業眼光。
 
課程要求
1、跟上哲學家的思維腳步
2、研讀原典與發現問題
3、解析概念
4、思索如何在生活中運用
5、形成較好的人生見解
6、參考學界研究資料暨發表心得報告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每週二 10:00~12:00
每週四 15:30~17:30 
指定閱讀
自編講義 
參考書目
一、主要參考文獻
勞思光,《新編中國哲學史》,台北:三民書局,2010年。
馮友蘭,《中國哲學史新編》,鄭州:河南人民出版社,2000年
曾春海,《中國哲學概論》,台北:五南圖書公司,2005年。
王邦雄,《中國哲學史》,台北:里仁書局,2005年。
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教研室,《中國哲學史》,北京:北京大學,2003年。
陳榮捷編著,《中國哲學文獻選編》,台北:巨流圖書公司,1993年。
韋政通,《中國思想史》,台北:水牛出版社,2000年。
二、延伸閱讀文獻
張立文,《中國哲學史新編》,北京:中國人民大學,2007年。
張岱年,《中國哲學大綱》,南京:江蘇教育出版社,2005年。
馮友蘭,《中國哲學史新編》,台北:藍燈出版社,1991年。
任繼愈,《中國哲學發展史》,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83年。
牟宗三,《中國哲學十九講》,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5年。
唐君毅,《中國哲學原論》(〈導論〉、〈原教〉、〈原道〉、〈原性〉),台北:臺灣學生書局,1984年。
吳怡《中國哲學發展史》,台北:三民書局,1984年。
Bo Mou,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, London : Routledge, 2009.
He Zhaowu, Gang Peng, A critical history of classical Chinese philosophy, Beijing : New World Press, 2009.
Yanming An, The idea of Cheng sincerity/ reality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, New York : Global Scholarly Publications, 2005.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出席聽講情況 
20% 
學員出席與上課聽講情況,是檢驗學習成效的第一步。因此,出席狀況、課堂聽講情形,將占學期總成績20%。 
2. 
課堂問答討論 
20% 
本課程重視問題討論活動。因此,積極準備問題,主動參與討論,將占學期總成績20%。 
3. 
期中考暨期末考 
60% 
期中考暨期末考是驗收學習成效的重要方式之一,每位學員於學習過程中都應當隨時溫故知新,因此,兩次測驗成果將占學期總成績60%。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2/18  1、課程內容介紹
2、兩漢魏晉之際的哲學發展大勢
(1)形上天道論問題之轉變
(2)宇宙論思想問題之轉變
(3)人性論問題之發展
(4)修養觀念問題之發展
3、儒道釋三家哲學思想的交會
(1)儒家思想在魏晉南北朝
(2)道家哲學在魏晉南北朝
(3)佛家哲學在魏晉南北朝
(4)儒、道、佛三家哲學議題的分與合 
第2週
2/25  魏晉玄學思潮(一)
1、何晏、王弼的哲學思想
(1)何晏的聖人觀
(2)王弼的易學詮釋與老學詮釋
(3)王弼的形上學和道德修養論
2、向秀與郭象的哲學思想
(1)向秀與郭象的莊學詮釋
(2)向秀與郭象的自然哲學
(3)向秀與郭象的生命哲學 
第3週
3/04  魏晉玄學思潮(二)
1、阮籍與嵇康的哲學思想
(1)阮籍的莊學詮釋
(2)阮籍的音樂思想
(3)嵇康的養生理論
(4)嵇康的音樂思想
2、列子的哲學思想
(1)列子的形上學和宇宙論
(2)列子的生死觀和修養論
(3)列子的命運論
3、楊泉、歐陽建、裴頠的哲學思想
(1)楊泉的自然哲學
(2)歐陽建的語言哲學
(3)裴頠的形上學 
第4週
3/11 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佛學思想(一)
1、慧遠的哲學思想
(1)慧遠的生命哲學與修養論
(2)慧遠的形上學
(3)慧遠的心智哲學
2、僧肇的哲學思想
(1)僧肇的不真空論
(2)僧肇的般若無知論
(3)僧肇的物不遷論
(4)僧肇的涅槃無名論 
第5週
3/18 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佛學思想(二)
1、道生的哲學思想
(1)道生的佛性論與涅槃觀
(2)道生的身體觀
(3)道生的心智論
2、吉藏的哲學思想
(1)吉藏的因緣思想
(2)吉藏的中道實相論
(3)吉藏的語言哲學
(4)吉藏的心智哲學 
第6週
3/25  隋唐時代的佛學思想(一)
1、天台宗的哲學思想
(1)智顗的佛性論
(2)智顗的認識論與真理觀
(3)智顗的語言哲學
(4)湛然的無情有性論
2、唯識宗的哲學思想
(1)玄奘及其門下的意識分析
(2)玄奘及其門下的境界論
(3)玄奘及其門下的語言哲學 
第7週
4/01  隋唐時代的佛學思想(二)
1、禪宗的哲學思想
(1)菩提達摩以下的身心論
(2)《六祖壇經》的心性論和境界哲學
(3)禪宗的生命哲學
(4)禪宗的語言觀
2、華嚴宗的哲學思想
(1)攝論宗的唯識哲學與地論宗的唯心哲學
(2)《大乘起信論》的認識論和華嚴宗的認識論
(3)《華嚴經》的世界觀
(4)法藏的圓融思想和判教論 
第8週
4/08  魏晉至隋唐的儒家思想和道教思想
1、韓愈、李翱、柳宗元、劉禹錫的哲學思想
(1)韓愈的儒學思想與性情論
(2)李翱的性命論和修養論
(3)柳宗元的自然哲學及歷史觀
(4)劉禹錫的天人關係論
2、道教的哲學思想
(1)道家哲學與神仙學
(2)《參同契》的形上學、宇宙論與心性修養論
(3)《抱朴子》的形上學和修養論
(4)《道教義樞》的身心觀和道德論 
第9週
4/15  魏晉至隋唐的儒道釋學說論辯 1、慧遠的神不滅論與范縝的神滅論 2、道家與佛教的形上哲理論諍 3、佛教與儒家在倫理思想上的交鋒 4、三教學說分合的討論 
第10週
4/22  北宋諸子學說(一) 1、周敦頤的思想 2、邵雍的先天學 2、張載的氣學 
第11週
4/29  北宋諸子學說(二) 1、程顥的道學 2、程頤的理學 3、王安石的思想 
第12週
5/06  南宋諸子學說(一) 1、謝良佐與楊時的思想 2、陸九淵的心學 3、楊簡的思想 
第13週
5/13  期中考 
第14週
5/20  南宋諸子學說(二)
1、胡宏的思想
2、朱熹的理學
3、陳亮與葉適對於宋代儒學的批判思考 
第15週
5/27  明代哲學思想發展
1、陳獻章的心學
2、王陽明的致良知教學
3、王廷相的氣論
4、陽明後學的思想論辯
5、劉宗周融合程朱陸王思想的學說 
第16週
6/03  清代哲學思想發展
1、黃梨洲對於陽明學的反思
2、王船山的哲學思想
3、方以智的哲學思想
4、戴震的理學駁議
5、顏元的哲學實踐
6、譚嗣同的仁學 
第17週
6/10  民國以來的哲學發展
1、梁潄溟和熊十力在儒學發展上的創新看法
2、馮友蘭的新理學與金岳霖的新實在論
3、以牟宗三、唐君毅等人為代表的新儒家思潮
4、方東美的哲學思想 
第18週
6/17  期末考